GFL
废墟上的烟花
没有灵感没有表达欲望的小庄勉强翻出一篇陈年文章
没有灵感没有表达欲望的小庄勉强翻出一篇陈年文章

没有灵感没有表达欲望的小庄勉强翻出一篇陈年文章

并看都没再看一眼就把它贴了上来

所以有错别字和文法不通顺不是她的错

以下正文

今年五月,一个朋友托我帮他再读一次《挪威的森林》,帮我看看直子到底有没有爱过渡边。这本书此前我大概读了两遍。从来没看过关于这本书的任何解析。所以这次读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第一章中的“井”在暗喻什么。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这个暗喻令人毛骨悚然。

其实还是没弄懂,直子到底爱不爱渡边。实际上也没有标准答案。我觉得是爱的。重读《挪威的森林》让我突然领会到了村上春树式语言(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)的魅力,此后我一发不可收拾,想要这个暑假读完村上春树的所有我能弄得到的中长篇小说。放假前就在慢慢读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》。此后想读《舞!舞!舞!》来着,但查找资料时发现《舞!舞!舞!》有三本类似前传似的小说,于是按顺序满满读起。那三本在几天里一口气读完后有点疲惫,村上春树的小说便久久搁置了。上文那个朋友前几天又让我读读《舞!舞!舞!》。本来也有这个打算,也做好“前期准备”了,这几天也整天在家里,什么书都读不下去,于是就开始看,三天就读完了。刚刚读完。读最后几十页时,感到自己被一种稠密到令人窒息的孤独感包裹住了。实在有点喘不过气,躺在床上哭了一会儿,这种沉重的心情无处可去,最后想到给你写信。

其实这本书有许多让我发笑的地方。村上春树毒舌起来真是有趣。但一个个人莫名其妙地死亡、消失,让这部小说越来越压抑、绝望,虽然最后书里的“我”好像是得到了圆满的结局,但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。以至于最后的美好结局在我看来都有点不真实甚至潦草。

也有可能我内心有非常阴暗的角落,因为自身处境不好,所以连带着认为美好结局不够现实、不该存在。昨天看了一部很早就想看的老电影《Casablanca》(因为同名歌曲很好听,虽然歌曲与电影没有关系但因为歌曲而得知了这部电影)。背景是二战。在我看来是一部过于浪漫、过于理想主义的电影。虽然挺喜欢的,但终究觉得不现实。总以为结局至少要死一个人,或两个人,或三个人,结果大家都好好的,甚至没有好人坐牢,还死了一个德国军官。出人意料的大团圆结局。《舞!舞!舞!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,揭露并深刻分析了一种孤独的处境(对此我很能共情)(用书中的一个描写就是,“像在月球一样稀薄”),主人公不断挣扎最后走出了那个处境。看完这本书之后,我比以前更深刻地感受并理解了自己的孤独,却找不到自己的出路。

昨晚看到一句话:“读书不是为了学习,而是为了‘受伤’。不能‘重创’读者的书便不是好书。”(来自《解体概要》译序)最近好像一直被重创。前段时间还读了《一句顶一万句》。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,后来觉得刘震云写得真好,写得就像每个人的故事。一件事有好多原因,一件事能扯出好多事,一个人连着好多人。道理弯弯绕绕,话絮絮叨叨。人和人很难说到一块去。人和人可能以前说不到一块儿去,以后却说得到一块儿去;也可能现在说得到一块儿去,以后却说不到一块儿去。人与人的关系比想象中脆弱得多。

京ICP备2021017078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154号